买保健品就送一日游,真的会有这种好事吗?在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公布的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专项整治行动第四批指导案例中,就有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依法查处的一起“购物送旅游”案件。

      连云港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17日,接群众举报反映灌南县“家福华国旅”存在低价游宣传情况。执法人员随即赴现场核查,发现印有“持购买保健品发票3000元(可叠加)凭票至本社加10元赠送白马湖一日游(加送30个高邮红心咸鸭蛋)”的宣传单页30份,店内货架上有如皋玉米糁、羊奶粉等保健品。3月18日,执法人员对旅行社营业部负责人进行调查询问,该负责人承认在2020年10月11日招徕过游客(灌南到淮安白马湖金秋赏菊一日游)的事实。

      经查明,当事人为推销保健品,自行开展购保健品送一日游活动,具体为购买如皋玉米糁、羊奶粉等保健食品金额达到3000元,可凭票再加10元赠送淮安白马湖金秋赏菊一日游,其宣传单页放置在镇江市家福华国际旅行社灌南营业部内。此活动开展以来,共成团1次,人数为50人。依据旅游法第九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灌南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给予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江苏友好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李道勇表示,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冲击了正规旅行社的正常经营,对旅行社、景区、酒店、导游、游客的利益都有损害。“专项整治行动对于整个旅游行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希望可以持续、加大力度做下去。”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江苏紫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印伟表示,“购物送旅游”现象对旅行社行业的健康发展、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其原因在于一部分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只重价格,而非品质。根治这种现象,需要统筹“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游客自觉”四种力量,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个人”四维治理框架,并且不断完善相关法规,持续培育诚信的旅游市场秩序和理性的旅游消费者。

      连云港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专项整治行动中,连云港主要采取“3+3+3”工作措施,重点整治三种行为:以免费旅游、购物(会员)送旅游、旅游赠礼品等名义,或者以俱乐部、康养活动等形式招徕旅游者,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未经许可,通过互联网开展招徕旅游者等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的违法经营行为。采取靶向执法检查、加强网络巡查、“两地”同步清查三种整治举措,建立完善畅通举报受理渠道、实现检查场所全覆盖、加强执法协作三项长效机制,有力维护当地旅游市场经营秩序。

      该负责人提示广大游客,报团出游,要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选择有合法资质的旅行社报名,签订正规旅游合同。

    比起南方四季如春的气候,北方就分明的多了,特别是冬季,雪景成了北方城市的一张地理名片,滑雪场更是为北方冬季的旅游注入亮点。然而近年来,滑雪场意外事故频繁发生,也让慕名前去的游客心有余悸。据了解,目前北方部分滑雪场推出了4元滑雪险,但却遭冷落,鲜有人问津。

  以沈阳为例。沈阳有四大滑雪场,因滑雪属于高危运动,去年一年就发生了63起剐碰事故,购买保险也是对游客安全的一种保障。但滑雪场方面有的表示门票中含有保险,有的则称能提供大多意外保险,但并不强制购买。但具体是什么险种,却没有一家滑雪场的工作人员能说清楚。而据了解,消费者只需要在购票时,额外花上4元钱就能购买一份保险,但所谓滑雪门票中含的保险并不是意外伤害险,而是公众责任险。

  公众责任险不同于人身意外伤害险,公众责任险主要承保被保险人在其经营的地域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或其他活动时,因发生意外事故而造成他人(第三者) 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如果是因滑雪场管理不善、设施缺陷造成伤害事故,游客才能得到赔付。而游客滑雪过程中摔伤、被撞伤,或是发生意外滑雪场又不认为自己有责任时,游客便无法获取保险赔偿。目前,有部分保险公司提供的针对滑雪等运动的专门险种。以一款“平安短期综合意外伤害保险”为例,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从事滑雪、跳伞、潜水、攀岩等活动,则需要按照相应比例加收保费,加收比例在30%—100%之间。

  一些保险业人士表示,滑雪者在购买滑雪票之前,最好向工作人员问清楚,滑雪票内是否包含保险,包含什么保险。如果不包含“滑雪保险”,一般的滑雪场也会销售价钱很便宜的保障滑雪意外伤害的保险,滑雪者应当购买一份。一般情况下,购买这类保险后,一旦投保人在滑雪中受伤,无论责任在哪一方,保险公司都会赔付,但并不是全额赔付,理赔时还可能要缴纳手续费。此外,如果是一般的骨伤,需用一些消炎药或者做简单手术,这些费用是赔付的,但有些药品,则不在保险赔付范围之内。

      踏入炎热的7月,同学们陆续放暑假,与三五知己结伴出游,何等惬意。多数人在夏季出游的选择,都会倾向远离城市的喧嚣,抛开生活的压力,选择外出旅行,如阳光海岛游、深山避暑行、清凉漂流游等都是市民选择的热门线路。但是,夏季出游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各地暴雨、高温、台风频频出现,专家提醒我们在旅游前,一定要关注天气预报,在旅游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如果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雷电高温等预警,最好不要前往景区,以免发生危险。

  海滩旅游 注意防暑防台风

  夏季到沙滩出游,气温较高,中暑极易发生,故防暑也是行程中最为重要的注意事项之一。首先尽量选择早出发,因为早晨相对凉爽,而中午12点到2点间,阳光最强时尽量不要下沙滩,应在阴凉处休息。除此之外,室内外和车内外的空气温差较大,容易发生感冒或肠胃不适等症状,应慎防空调病的发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7、8月份为沿海台风高发季节,在制定旅行计划时,一定要关注是否有台风生成。台风登陆时往往会带来暴雨、风暴潮等天气。如果没有事先规划好,很容易造成只能呆在宾馆里望海兴叹的局面,无法尽情游玩。

  山区旅游 注意防暴雨雷电

  每年因登山或长城,遭遇暴雨雷电死亡的游客不少,这一点应该引起大家充分的重视。在强对流天气来临前,气象部门通常会提前发布暴雨、雷电预警,接收到这类信息时一定要引起重视,不可掉以轻心,宁愿错过美景,也要确保自身安全。

  暴雨还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而造成山体塌方、道路中断,威胁人的生命安全。而偏偏很多风景秀丽的景区都在山区,我们在前往地质灾害高发的山区时,最好掌握一些逃生自救常识,遇到突发事件能够从容应对。

  漂流之旅 注意防风防溺水

  夏日漂流是游客喜欢的项目,在寻求刺激、享受快乐的同时,最好了解关于漂流的情况及安全须知。上船第一件事是仔细阅读漂流须知,听从船工的安排,穿好救生衣,找到安全绳。漂流时不得随意下水游泳,即使游泳兴趣高涨,也应该按照船工的意见在平静的水面游泳,不得远离船体独立行动。建议穿平底鞋,不建议穿拖鞋、光脚或穿皮鞋,以及多备一套更换衣服。在风浪较大时,切不可贸然下水。

散客
团队
地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我想去:  天数:  线路类型: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特级导游怎么考?看通知→
发布日期:2025/7/9 16:05:59    信息来源:行游天下旅行社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特级导游等级考核工作的通知》发布,全文如下——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特级导游等级考核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为深入贯彻全国旅游发展大会部署,加强导游人才培养,文化和旅游部将组织开展2025年全国特级导游等级考核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评方式

 

根据《导游等级考核管理办法》,2025年全国特级导游等级考核采取论文答辩形式进行。

 

二、报名方式与条件

 

2025年全国特级导游等级考核工作采取个人自愿报名方式组织,凡符合条件的导游,均可向所在地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报名参加,报名时间为2025年7月11日—8月8日,具体报名条件为:

 

(一)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2.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3.取得高级导游等级满三年(2022年7月11日前获证);

 

4.三年内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的带团记录不少于25次或者90天(有效信息为2022年7月10日—2025年7月10日的带团记录,报名开始后填报的带团记录无效);

 

5.截至2025年7月10日,两年内未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罚款以上处罚,未被认定为文化和旅游市场失信主体。

 

(二)专业要求

 

1.知识要求。参加特级导游等级考核的导游应具备深厚的旅游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对导游工作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2.能力要求。参加特级导游等级考核的导游应具备丰富的导游工作经验、精湛的导游技能与鲜明的服务特色,能够独立创作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导游词,对导游相关工作有深入研究,并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具备指导高级导游工作、学习的能力。

 

三、材料要求

 

导游报名参加2025年全国特级导游等级考核,须按要求提交下列材料:

 

(一)《2025年全国特级导游等级考核个人报名表》一式三份。

 

(二)本人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一式两份(须查验原件)。

 

(三)本人近期1寸白底免冠证件照电子版。

 

(四)本人本科及以上学历证书复印件(须查验原件)。

 

(五)本人导游资格证、电子导游证、高级导游证书复印件(须查验原件)。

 

(六)1篇以上原创导游词,内容不限,字数5000—8000字。

 

(七)本人答辩论文及电子版,论文要求结构完整(应包括标题、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内容与导游工作相关,正文字数原则上不少于10000字。

 

(八)1项以上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研究成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围绕导游业务、服务规范、专业学术知识、导游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撰写的著作、论文以及相关文章,创作的较为系统的培训课程、教案等。

 

四、工作流程

 

2025年全国特级导游等级考核工作分为初审和终审两个阶段。其中,初审阶段由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终审阶段由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实施,具体工作流程为:

 

(一)初审阶段。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导游的报名条件审核,组织对导游提交的材料进行预审和论文预答辩工作,根据预答辩结果形成并报送推荐名单(各地推荐名额分配情况详见附件1)。推荐名单应进行为期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对异议进行核查、处置后,于2025年9月26日前将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报文化和旅游部。

 

(二)终审阶段。文化和旅游部组织成立2025年全国特级导游等级考核专家委员会,负责制定终审技术文件和工作程序,并据此对各地报送的推荐人选进行终审。终审产生的特级导游名单将对外进行为期5个工作日的公示,最终结果通过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对外发布。导游对本人考核结果存在异议的,可以自结果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过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提出复核申请。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强化责任意识,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分工,严格审核把关,提高初审质量,按时报送推荐名单,逾期未报的视为自动放弃推荐资格。

 

(二)严肃工作纪律。各地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考核组织过程中发现导游、工作人员存在违规行为的,应依据《导游等级考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导游报名参加特级导游等级考核工作。对于通过初审进入推荐名单的导游,各地应给予指导和支持。

 

特此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2025年7月2日

 

 

——摘自中国旅游报